光緒二十二年間,有幣一枚,生于南京,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而后百載,只慕其名,難覓其影——“喜敦版無紀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PCGS SP66”,不見驚鴻,未睹芳蹤
;
然而......絕色芳華,終有現世之日!

一、“血統”高貴,年少成名
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制模試鑄,江南鑄造銀幣制錢總局監制。“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以如此高貴“血統”,在百年
前降世南京。
這款被俗稱為“老江南半圓”的銀幣,以其“七錢二分主幣為光邊、正面無干支紀年、背面蟠龍有外圈”的特點,呈現極為精美的
幣樣特征,一經面世,便備受青睞。而今歷經風霜,更成歷史典藏頂級珍品。
二、“匠心”工藝,絕色傾城
絕代有佳幣,一見傾人城。
觀其幣,打模深峻。鏡面版底,字口鋒利,鑄造精美,工藝精湛;版底光潔無痕,五彩氧化后,色彩豐富,美輪美奐,堪稱晚清匠
心之作,為“老江南”樣幣之頂級品相,亦為中國近代機制銀幣最珍貴的品種之一,存世罕見。
三、“世間”罕有,品位珍藏
晚清末年,亂世動蕩而名品稀有。制造停產,良品失落,寶物沉淪,世人求良品而難得,何況名品呼?
“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以精湛的工藝,鍛刻出傾城品相。
其字,字口清晰,鐫刻鋒銳;
其圖,龍鱗飽滿,躍然欲出;
其形,平整細膩,銀光頗佳。
品相品位相得益彰,可遇而不可求。更是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評級入盒達MS級僅有的二枚銀幣第一之選,堪稱絕品。

四、永銀造就,典藏永恒
2017年6月,391萬拿下“喜敦版無紀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樣幣/PCGS SP66”
2016年11月,550萬拍下“浙江省造楷書體光緒元寶庫七錢二分銀幣樣幣/PCGS SP63”
永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銀元版塊上繼續導演著大片本色。這不僅是彰顯著永銀在江蘇省內貴金屬紀念品行業的龍頭地
位,也在一步步述說著永銀對歷史文化的致敬與傳承發揚。就如永銀文化在2016年10月與中信銀行聯合推出了《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百年
銀元珍藏套裝》中所言:“每一枚銀幣,都是民族崛起的見證者。”滄海桑田歷史久遠,而我們要做的, 就是將歷史文化典藏發揚,喚醒每
一個中國人對于中國文化與價值的共鳴。